来源:证券时报
(上接B版)
末,公司对重要在建工程全面检查,经检查不存在长期停建情形、不存在所建项目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形、亦不存在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不存在减值迹象。
年,公司募投项目新宁制药药品GMP改扩建工程、药品仓储物流中心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现代中药产品线扩建及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均处正常推进建设中,募投项目未发生重大变化。
请保荐机构、年审会计师发表明确意见。
保荐机构偕同年审会计师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了解在建工程项目相关的内部控制,实施控制测试程序,以评价在建工程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向公司管理层了解工程管理制度、项目基本情况、会计核算政策,获取项目实施过程的相关文件记录,如:项目设计及审批、建设合同、监理文件等,分析项目进度与会计核算是否匹配;
3、实地查看在建工程,了解在建工程建设情况, 注:年利润分配方案尚待公司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可以看出,公司现金分红具有一贯性,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与年-年相比不存在异常情形。
(二)公司年现金分红情况符合《公司章程》等的规定
依据《公司章程》及公司年度制定的《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公司利润分配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1)利润分配原则:公司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并兼顾公司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2)利润分配形式:公司采取积极的现金或者股票方式分配股利,在公司当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正数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公司每年度采取的利润分配方式中必须含有现金分配方式。
3)利润分配的时间间隔:在当年盈利的条件下,公司每年度至少分红一次;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提议公司进行中期分红。
4)利润分配的条件:
①在当年盈利的条件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当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5%”
公司年现金分红的预案符合《公司章程》及公司年度制定的《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且目前已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尚待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三)公司年现金分红情况符合监管政策的倡导方向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 公司本次分红方案响应了监管层倡导,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信心,有利于回报投资者,强化投资者对公司以及未来收益的信心,建立长期的良性投资回报机制,促进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公司过去的现金分红未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年现金分红不会对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一)公司过去几年现金分红未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过去几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均较高,但分红金额均小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且公司财务费用未出现大幅增长情形,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注:年利润分配方案尚待公司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可以看出,年-年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均小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且年-年财务费用相比年-年大幅下降,现金分红未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公司年现金分红不会对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如本问询函第2题第(1)问的回复“二、(一)新增借款的合理性”所述,年末相比年末公司大额新增借款主要系因年票据贴现利率较低,公司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较多采用票据贴现方式进行融资,年末公司质押了20,万元的银行定期存单作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若不采用该方式融资,公司可同时减少20,万元的银行定期存单及20,万元的短期借款余额,公司年末相比年末短期借款余额实际仅新增5,万元。公司不存在通过大额新增借款来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形。
此外,年公司可预见的资本性支出主要系募投项目的建设投入,该部分投资主要通过募集资金进行投入,现金分红不会影响公司募投项目的投资建设。因此,公司年现金分红不会对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及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是公司制定年利润分配方案的基础;公司现金分红具有一贯性,符合《公司章程》和公司制定的《未来三年(-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也符合监管政策的倡导方向;公司过去的现金分红未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年现金分红不会对业务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具有合理性。
7、报告期末,你公司合同负债1.30亿元,同比增加.70%。请补充说明合同负债大幅增长的原因,余额前五名的具体名称,采购内容。
公司合同负债主要系预收客户的货款。年末,我国对于新冠防控措施进行优化,社会对于止咳退烧感冒类药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公司生产的部分药品供不应求,部分下游客户为尽早获得公司的发货,提前向公司预付了货款,因此年末公司合同负债相比年末大幅增长。年末,公司合同负债前五名客户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年末合同负债的增长具有合理商业背景,且年一季度上述预收款项均已确认收入。
8、报告期末,你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98万元,全部按照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请你公司结合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政策,补充说明未进行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原因,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一、未进行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原因
1、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政策
根据金融工具的性质,公司以单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对于某项应收账款,如果在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后即可以评价其预期信用损失的,则单独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坏账准备。余下应收账款公司根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应收账款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2、公司期末应收账款,均为正常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及结算尾款,一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比为99.07%,不存在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需单项评估信用减值损失的应收账款。
二、公司期末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1、公司应收账款各期末账龄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元
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坏账准备,符合实际经营情况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的要求。
2、公司对应收账款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进行组合计提坏账政策,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对比如下:
注:华润三九半年内计提比例为0.1%、半年至1年计提比例为4%。
可以看出,公司按照账龄组合计提坏账的计提比例不存在显著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比例的情形,且年末公司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的占比为99.07%,公司按照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系同行业上市公司中计提比例最高的。
综上所述,公司根据会计政策对期末应收账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提坏账准备,符合公司及所处行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坏账准备计提合理、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明确意见。
年审会计师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会计政策,结合公司期末应收账款结构分析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与会计政策的一致性;
2、分析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账龄,测试期末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充分性、准确性;
3、通过对同行业信用管理、会计政策了解,结合公司的情况分析公司会计政策等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与同行业公司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4、结合公司应收账款相关的历史数据分析预计损失率的确定是否合理、充分。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公司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符合实际经营情况及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政策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应收账款预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合理、充分。
特此公告。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