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中牟简介
中牟地点
中牟市场
中牟要闻
中牟发展
中牟天气
中牟旅游
中牟信息

列子的故乡散文

列子的故乡(散文)

欣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上小学读到了毛泽东主席“老三篇”之一的《愚公移山》一文,知道了寓言的作者列子。但是老师只讲到列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并没说他是哪里人。而且正如对列子的全名列御寇感到比较冷僻、奇怪一样,我对他整个寓言和形象都觉得十分飘渺、模糊。

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中牟县城一所高中任教,业余爱好写写文章。收集资料时偶翻《中牟县志》,竟发现赫然标注着列子的大名。然而,仍未有对列子的详细记述,寥寥几笔仅仅说他是白沙镇人。

进入九十年代,各地兴起塑造名人、招商引资的热潮。当人们沿国道从中牟去郑州市区经过管城区圃田乡时,仿佛一夜之间,路边矗立起一座“列子故里”的牌坊。由于占得国道地利之便,吸引过往者纷纷注目。

这样,围绕“列子的故乡”,便有了第一次争议——在一县一区间发生。但是尚未上升到争执不下的地步,而是各自表述,相安无事。“列子”不仅在《中牟县志》和《管城区志》里分别辟有专页,而且中牟各领域各行业开始重视、研究、宣传列子,老干部诗词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列子》一书,就连一些酒店、宾馆单间雅座也竞相以“列子苑”“列子厅”为名。不过,县区之间对列子的争夺并未在外面掀起多大的波澜。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圃田乡从管城区划转到了郑东新区。这样东区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列子故里”招牌下的文化遗产。很快在金水东路北侧,新建了一组“列子御风而行”的雕像。成为与东区CBD中心商务区相映成趣的一大风景。

这样,围绕列子的故乡,有了第二轮争议——不过争议双方变成了中牟县要面对郑东新区了。然而,这样的新版本尚未阅读多长时间,就迎来了新的变迁。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年头,中牟县西部几个乡镇分别划转给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代管。中牟白沙镇的村庄一部分(如白沙村)划转到了郑东新区、一部分(如古城村)划转到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在五年前,管城区圃田乡位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大孙庄、吴庄等村庄和中牟县九龙镇(曾属白沙镇)的蒋冲村先一步划转到了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之所以在此特意提及白沙、古城、蒋冲、大孙庄、吴庄这些村庄,是因为它们都与列子故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因各自区划归属变迁围绕列子的故乡产生第三波争执,而且还扩大了争执范围——在中牟、郑东新区、经开区三者之间进行了。

在谈这些村庄之前,还是先怀着敬仰的心情谈一下列子吧!

列子,名御寇,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公元前年前后)郑国圃田。是介于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之间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著有《列子》一书,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其“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同类学说。包括20篇,约10万字。现存八篇。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夸父追日》《高山流水》《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皇帝神游》《薛谭学讴》等脍炙人口的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篇珠玉,闪烁着智慧光芒,妙趣横生,隽永味长,浅显易懂,发人深思。在意境上远远高于年后古希腊《伊索寓言》,而被誉为“世界寓言之父”。至今仍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象“酵母”一样成为小说、电影、美术、音乐等体裁创作的抢手题材和热门典章。如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九方皋》等。不过,我认为《列子》的文章最适合改编的体裁还是音乐和舞蹈,因为她的题材大多展示着清逸、超迈、神奇、瑰丽的气象和风采。

伟大人物尤其是伟大思想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正如宋国出了老子、庄子,卫国出了吕不韦,韩国出了韩非子一样,郑国的列子从出生到成长,从治学到成就,就拥有这样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和社会条件。我们就仅从上述几个村庄与列子的关系,约略追溯一下列子的踪影、履痕吧。

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特别是受西部邙山和南部新郑丘陵影响,中牟和郑州之间地势低洼,近似盆地,蓄积成一个很大的湖泊一说济水在黄河北岸注入黄河之后,黄河水量大增,加之黄河在今郑州附近恰好进入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大量注入的济水便溢出黄河河道,在南岸形成一大片滞洪区。《周礼》:“河南称豫州,其泽薮曰圃田。”春秋时名莆,战国时又名囿中。北魏时“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东极官渡,西限管城,北通黄河,东连济水、蒗荡渠,“水盛则北注,渠滥则南播”,成为黄河和鸿沟水系之间调节流量的大水库。宋代继续起着调节汴河流量的作用。金代以后随着汴河的淤废,“中有沙岗”,圃田泽不断受到黄河南泛的灌淤,明朝万历年间已变成一片由24个大小陂塘组成的沼泽洼地,“津流径通,渊潭相接”。清代以后渐被垦为农田。至今经开区的一些村庄仍多以“湖”“河”名,如“鲍湖”“梁湖”“螺蚔湖”“螺蛭湖”“岔河”等。中牟县西部有“李湖桥”“杜桥”“毕桥”“龙王庙”“堤刘”等村,管城区东南部有“毕河”“大湖”“小湖”等村,郑东新区有“姚桥”“马渡”等村。

大泽之地多是草木丰茂,随之亦多是鸟兽天堂。可以想见,远古中州圃田一带,高岗巍巍,湖水泱泱,森林茂密,气候温润,大象出没,鹰翔鱼游。这样的生态,这样的环境,也必然适宜人类的居住。因而在今天经开区、东区、中牟交界处半径15公里内有了密集的古村落和城邑,有了年前的尚岗杨新石器人类遗址,有了东周时期郑国的皇家猎苑,有了清邑城、祭城、邲城,有了近代郑州八景之首的“圃田春草”,有了列子出生成长治学的城邑和村庄。

相传列子出生地和埋葬地都在大孙庄(原属管城区圃田乡,现属经开区京航办事处)。造化钟神秀,该村位于古圃田泽南畔,村北、西、南分别有高台、青龙山、老庙岗。列子墓后有丘陵(因修陇海铁路而改变地形),前有潮河,四周枣林扶疏,附近有列子祠。在大孙庄,列子是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乡亲们都亲切称呼他为“老列”“列子爷”。吴庄小学被命名为“列子小学”,是全国文明委挂牌的传播国学的示范学校。

相传列子读书和治学的地方在清邑城。其故址在今经开区古城、蒋冲、韩庄、刘家岗等村环围内。清邑城是春秋时期郑国北方一座城池,距今已有0多年历史,亦称“清阳亭”。《诗经》“国风·郑风·清人”有句:“清人在彭(郑国北部边城),驷介旁旁(强壮貌)”。是专门歌咏清邑军人战马威武强壮的篇章。该城处于圃田泽南畔,《尔雅·释地》称:“圃田泽南畔置清邑,此城即清邑城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释水》载:“清邑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此城故清人城也”。该城从春秋至明代,先后为广武郡、中牟县、圃田县、清池县、佼城县、管城县等治所所在地。清邑城西一带地形隆起,岗陵起伏。至今仍有“老南岗”“李南岗”等村名。古汴洛驿道经此,为郑汴两大古都东西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一些村名仍以兵营命名。如圃田营、营岗。战国时,韩魏、秦魏皆在此发生争战。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在此打猎损毁百姓庄稼,接受中牟县令和伶人敬新磨所谏而止猎,传为佳话。由于历次战争的极度破坏,到北宋末年,清邑古城已由城变为镇。元末明初,历经战乱灾荒,城乡颓败,中牟县治东迁,清邑城不复存在。

漫步清邑故城遗址,残垣耸立,高丘连绵,绿野蓊郁,清溪环绕,一派苍茫的云烟难掩昔日的钟灵毓秀。这不正是列子学习、成长、治学、修炼的绝佳之地吗?

白沙,史载古属豫州,紧濒圃田大泽,水落而沙出,满地洁白,因此而得名白沙(十多年前白沙镇一度以“白沙生金”作为广告词)。自古为交通要冲、重要驿站,同时又作为盛极一时的内河漕运的水陆码头,成了中原腹地的商品集散地,舟楫船舻相接,富商巨贾云集。唐代白居易自京城赴杭州上任路过白沙,宿一晚,即写下《白沙晓发》一诗。宋朝《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就发生在这里。说列子而扯上白沙是因为古城、蒋冲等村庄原来辖于白沙,作为崇尚自由、“御风而行”的列子,近在咫尺的白沙肯定是其常来常往的地方。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大概梳理一下列子的人生脉络:生在大孙庄(现属经开区),学在清邑城(现属经开区),行在以圃田、白沙为中心的郑国北部一带。因此,若以今天属地为标准,列子与经开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大孙庄曾属于管城区圃田乡,清邑城一带村庄曾属于并且现在在行政区划上仍属于中牟县,所以说列子是管城区(乃至郑东新区)和中牟县人也不是没有理由。

围绕名人的故乡而相争,各地多矣。譬如南阳、襄阳围绕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河南民权、安徽蒙城围绕庄周故里之争,还有各地围绕梁山伯祝英台、花木兰故里之争等等。名人故里之争其实是地方的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带动力之争。

所以说列子故里之争的几个村庄尽管今天已不归属同一个管理区域,但是村庄之间大多唇齿相依,接壤带水,分明就是同一方水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统一的称谓表述列子的故乡——在郑州,在中原。

列子,是郑州人!是中原人,更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圣贤。列子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列子青年时代求道十分执着认真,起初从师父丘子,后又问道于老子亲传弟子关尹子,还曾拜商氏为师。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又加以发扬光大。

列子不仅学问渊博,而且是非标准、生活准则十分明确。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面有饥色”。一次,一位列国使者入郑拜访列子时,发现自己仰慕的这位有道之士竟然经常在饿肚皮的情况下埋头搞学问,就告诉了郑国宰相子阳,子阳随即派遣官吏给列子送粮食。列子不为所动,拜谢说,无功不受禄。官员只得带上粮食返回复命。列子之妻对此困惑不解,列子解释道,子阳并不了解我的“道”的伟大,只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列子主张“贵虚”,循名责实,无为而治。主旨宣扬不可炫智于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顺从自然、无用之用的境界。列子还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羁绊,淡泊名利,清静修道,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我的理解,“贵虚”就是谦虚、不骄傲自满、不放纵无度、不奢华淫逸。就是节制、简朴。这与毛泽东同志所讲的“两个务必”即做事要“艰苦奋斗”,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何其相通。

列子一生安于贫寒,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由于一向低调,不事张扬,耐得寂寞,以至于在当世知之者就不多,有所谓“子列子居圃田,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其真正达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除了原圃一带家乡父老口耳相播、代代流传的几则故事外,历代对他的具体描述并不多。加之几千年来河水泛滥,风雨侵袭,岗陵易形,沙掩土埋,与列子相关的遗迹保留更少。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很少。但这不影响列子的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辉耀、温暖、沐浴、启迪了中原大地的一代又一代人民。

列子故里原圃人是勤奋的。他们充分发挥中原水乡、沙乡的资源优势,精心培育了莲藕、大枣等农副土特产品。千百年来,圃田一带的莲菜久负盛名,以列子故里为起点向南延伸到郑韩故城的大枣主产地享誉海内外。这里的小麦、水稻也是优质农产品。年5月11日,毛泽东主席专程到燕庄视察,发出了“一麦一稻发展农业”的号召。潮河、七里河的芦、苇、蒲和菱白等水产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仍闻名遐迩。

原圃人是聪明的。以清邑城列子故里为中心,以3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座落着箜篌城、苑陵城、焦城、华阳城、郐国城等古代城池遗址。这一方面说明郑州一带自古就是率先文明开化之地,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不可否认这近平方公里范围内唯一的思想大师列子的影响。列子的故里产生了诸如现代著名作家魏巍等文化名人。当代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更是灿若群星,人才辈出。

原圃人是英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起义发生地萑苻之泽就在这里。千百年来,家乡父老禀承忠义,除暴安良,创出了多少壮举啊。年6月,华东野战军攻打开封,郑州守敌东援。中原野战军九纵在蒋冲村一带奋勇阻击,在当地老百姓全力支持下取得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贡献。这里还是当代空军英雄李剑英的故乡。6年11月14日,兰州空军某部郑州籍正团职飞行员李剑英驾机训练中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最后的时刻放弃了跳伞,可谓英魂伴沃土,碧血映蓝天。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试看今朝列子故乡,旧貌换新颜,风景更好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突破。构建起了以汽车、装备制造、国际物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成了国际陆港、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综合保税区为平台的国际化开放高地。率先实现了全省首个六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梦想。郑东新区这个本来就发源于古圃田泽的新城,发展的成果和创造的奇迹,受到了多国政要的普遍称赞。中牟县正在建成的高端大气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区、高科技的农业示范区、现代化的汽车产业集聚区让每位来者都会眼前一亮。

列子“愚公移山”的梦想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全面小康社会正在加快建成。列子地下有知一定会御风而舞、踏浪高歌的。

圃田泽缥缈远去,如烟似梦,但黄河依然奔流,贾鲁犹自清波。御风台故址尚在,可堪觅踪,且看老庙岗不老,青龙山常青。圃田大泽化作了潺湲不断的清泉,伴随十八里河、七里河、潮河、龙渠、凤河、熊耳河、金水河、东风渠和贾鲁河一路流向远方,流向大海,流向未来。犹有龙湖、龙子湖、如意湖、象湖、金沙湖、蝶湖、荷湖、官渡湖等明镜一样的碧波鉴天照地,倒映着中原福塔、会展宾馆和中牟电视塔以及一座座高楼,一片片厂房,一簇簇花木,一张张笑脸……隐约间,两千多年的历史高端,巍巍耸立的清邑城头上,端坐着一位清癯的老者。他望着故乡的这一切,欣慰的笑了。









































白癜风早期图片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muzx.com/zmdd/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