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中牟简介
中牟地点
中牟市场
中牟要闻
中牟发展
中牟天气
中牟旅游
中牟信息

吓着我了联合国盯上了咱长葛到底为啥事

近日有关河南

千年古县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

“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当时叫郡县制。历史上郡制虽屡有更名,县制却稳定沿袭了下来。截至年底,河南有20个县级市,86个县。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秦砖汉瓦的河南经联合国等机构

认定的千年古县有:

汤阴县、沁阳市、修武县、新郑市、

上蔡县、汝南县、项城市、长葛市、淮阳县

共计9个

评选标准

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千年古县”的硬指标包括,置县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要达千年以上,或历史上有短暂变更但又恢复使用至今的;“软件”则是地名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有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

参评县域经国家民政部部委会研究认定后,提交联合国地名组织,联合国地名组织对评定通过的“千年古县”统一注册域名,并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颁发认定证书、授予“千年古县”标志牌。因此说“千年古县”是由联合国认定的,也不为过。

看看咱长葛有何过人之处?

长葛

春秋时长葛是郑国一城邑。隋开皇六年()置长葛县,此后一直未变。明、清时期所撰《长葛县志》记载:“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泽,故名曰长葛”。年12月撤县设市。

长葛古迹有东魏敬史君碑、石固遗址、长葛故城、苗庄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白居易墓祠等。

长葛有两个产业集聚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截止年,长葛市已建成10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年中国工业百强县长葛位列第88名,年工业产值亿,河南县域第二。

  年,长葛被民政部认定为“千年古县”,成为继我省新郑市、汤阴县、沁阳市、修武县、汝南县、上蔡县等6个县(市)后,第7个“千年古县”。   长葛的由来,可上溯至公元前年。据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载:鲁隐公五年即公元前年,“宋伐郑围长葛”。这时的长葛,是郑国的一个城邑。而“长葛”一名,则源于传说中远古时期的帝王葛天氏。明、清时期所撰的《长葛县志》记载:“长葛,盖葛天氏故址也,后人思永其泽,故名曰长葛”。   长葛历史悠悠。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石固镇发现并逐步发掘的的石固遗址,出土了大量包括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以及战国和汉代的遗物。   十二连城、长葛故城、具茨山岩画、古社柏、葛仙灵池、海子李遗址、子产墓、陈实墓、黄杰墓……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一个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那么到底咱长葛有多少个文物保护单位呢?作为地道的长葛人,你又去过几个呢?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给您做的大盘点……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1、石固遗址   石固遗址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西,石梁河与胜天湖河故道汇流处的高台地上,面积约平方米。该遗址是年当地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平方米。石固遗址包含裴李岗和仰韶两个时期文化遗存,距今约-年。根据石固遗址的地层证据,可以肯定,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石固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的某些缺环,为考查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禅静寺造像碑   禅静寺造像碑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初级中学院内,碑镌刻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年),原立于颍川长社县禅静寺前,后寺毁碑没,清乾隆三年当地农民,掘土时发现,碑体保存完好,十四年(年)移立于陉山书院,建亭保护,该碑身高厘米,碑文计个字,就其碑文内容看是一篇敬显隽的功德撰铭,该碑字体扁而匀称,完全没有常见的魏碑体上敛下放的姿态,用笔圆润含蓄,是难得的“龙门二十品”之外之精品。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十二连城   位于长葛市区东北双洎河南岸1公里处,属东周时期古城址,自长兴办事处的盛庄村,经官亭乡的丑楼村,增福庙乡的曹庄村,至老城镇的辘轳湾村。   城墙现存5段、总长米,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城垣的制做法为夯筑法,夯层厚15—20厘米,平夯窝直径6—10厘米,现城墙上部散落有汉代砖瓦,下部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红陶和瓦陶残片,纹饰以绳纹为主。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东南部进行了小面积发掘,揭露多处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大量战国时期各类实用器物残片,主要有筒瓦、陶拍、陶量、陶钵、陶罐等,经考古调查、发掘得知,十二连城是一处面积大且内涵丰富的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战国城址,为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以及同新郑郑韩故城的关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年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二、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1、长葛故城   位于长葛市官亭乡大孟村孟寨,城墙东西长米,南北长米,面积20平方米,由于历年风吹雨蚀和群众取土,现存最高处3.8米,最低处高1.5米,底宽1.6米,城东墙、南墙和北墙全部毁于农业大学大寨时期,但仍有墙址可寻,城墙夯层厚10—20厘米不等,夯窝为捆绑木棍打成,夯窝直径8—10厘米。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黄杰墓   位于长葛市古桥乡黄岗村南的高岗上。黄杰、字士英,明代开封洧川人,今长葛市古桥乡黄岗村人,其一生为官,官至户部右侍郎。为明代明臣之一,明弘治十年(公元年)5月死后葬于黄岗村南,黄杰墓高8米,周长57米,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基前神道两侧现存御祭文、奉天诰命、奉天敕命、通朝祭文共5通碑,石马、石羊、石虎、石猴共8只,均属石刻中之精品,特别是碑刻,其书法是流行于明代的铁线篆书和楷书两种,是研究我国明代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泰山庙大殿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东关村,泰山庙又名东岳庙,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四十七年,天启三年,清康熙十八年,乾隆十年,光绪十八年曾多次重修。现仅存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屋顶覆以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筒瓦,殿内采用大木作结构的穿插方法是泰山庙大殿独特的建筑风格。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具茨山岩画   位于河南省中部长葛市、禹州市、新郑市三市交界处的陉山山坡,属于伏牛山余脉,具茨山的末端。   年,当地群众在陉山主峰南部的一个山坡上游玩时,发现裸露的岩石上刻有比较规则的圆形“石窝”,感觉好像是人工凿成的,就报告了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经过文物部门的勘察发现,这个不大的山坡上分布着许多这样的“石窝”状的岩画,有几个小“石窝”围着一个大“石窝”组成的整体呈梅花状的图案;有两行平行排列整齐的“石窝”组成的图案;有大小不同的“石窝”排列成一条线状的图案;有成“8”字形的图案;还有许多单独一个“石窝”状的图案。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增补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苗庄遗址   位于长葛市石象乡苗庄村西,占地面积67平方米,该遗址为年二普时发现,从采集到的标本和遗址中间一条东西走向水渠的断面看,文化层厚约2—3米,距地表很浅,内含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遗物丰富而集中,特别是二里头文化遗物尤为突出,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少见,以黑陶、灰陶较多,红陶较少,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次之,器物有盆、高足鼎、瓮、罐等,年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三、许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1、长葛社柏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西关村西北中州人文纪念园内,占地平方米,原有26株,年以前,由于疏于管理先后死掉三棵,现存23棵,年被许昌市公布为文保单位。2、海子李遗址   位于长葛市坡胡镇海子李村,遗址占地面积19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4米。器物有石斧、石镰、石刀等。骨器有骨针、骨簪等。生活用具有鼎、罐、碗、钵、陶环、陶纺轮、陶网坠,还发现有大量的彩陶片,是一处很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年被公布为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打绳赵汉墓群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打绳赵村,从目前已发现的大量墓葬来看,大多为庶民墓,贵族墓很少,墓葬距地表深度一般在2米至6米之间,多为空心砖及子母砖墓,墓形大多为单室,双室少见。随葬品有反应庄园经济的各种器物模型,生活器具。也有玉器、青铜器等,年6月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保单位。4、子产墓   位于长葛市西北17公路后河镇陉山村陉山主峰上,子产(?—公元前年),春秋时有名政治家,子产执政期间,发挥了高度的政治才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内政、外交上去的了显著成绩,长葛是郑国汤沐邑,也是子产的封地,他死后埋在长葛,该墓用红石垒砌,墓高5米,底边周长50米,墓前建有祠庙,并立碑刻石,现祠庙、碑刻已荡然无存,墓东20米有子产庙,庙内塑子产坐像。年被公布为许昌市级文保单位。5、陈实墓   位于长葛市古桥乡苑店村东,墓冢占地平方米,高7米,墓苑占地7亩。   陈实、字仲弓,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农历二月初二生于颍川郡许县陈故村(今长葛市古桥乡陈故村汉时属许)。他主张仕而爱人,德高望重,名倾天下,被推崇为“颍川四长”之首,曾任太邱长,故时人称其为陈太丘。中平四年(公元年)病逝,葬于苑店村,年陈实墓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银杏树   位于长葛市大周镇大谷寺村西,为清代所植。树龄已有余年。目前生长旺盛,枝繁叶茂,树干高10米,树围4.8米,树叉三十余股,树冠罩地约1亩。   银杏树属特有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之一。年,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三佛殿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北街村北,三佛殿原名寿宁寺、卧佛寺,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末年,历代重修,据民国三十一年的石碑记载,今三佛寺是民国时期重建即现存的三佛寺大殿和藏经楼,建国后,被老城镇卫生院占用至今,现存的三佛殿总占地面积7平方米,由三佛寺大殿、藏经楼、关帝庙组成。三佛大殿建于1米多高的高台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其建筑风格,代表着民国时期和清代的大木作结构,关帝庙,明万历年间曾重修,面阔三间,前有卷棚,内部檐柱为石质,均保存完整,年6月,被公布为许昌市文物保护单位。8、葛仙灵池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在村中心小学院内,东距市区12公里,池为边上八尺的正方形井,水深丈余,清澈见底。池周有石栏两重,栏上有石狮十六个,形态各异。石栏处壁均有浮雕,由于长年风吹雨蚀,风化严重,部分石雕已损。因池周围村民多打深水井,导致池水下降,池整体下沉。   葛仙灵池的石雕具有明代的建筑风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年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钟繇洗砚池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南,相传为楷书之祖钟繇练字洗砚的地方。民国时期池上建有亭榭曲桥,今已不存,池边有高台为钟繇台,清乾隆十二年《长葛县志》载:“钟繇台在县志前,繇尝学书其上,洗砚于池,池水尽墨”。池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目前,池水所剩无几。池北侧立有清乾隆56年《重修洗砚池碑记》。通高0.91米,宽0.40米,厚0.10米,碑文为楷书阴刻。该碑是有关钟繇洗砚池记载的唯一证据,年公布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杨佩璋故居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现在村委会院内,是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三进式四合院,据考证,该建筑为清代建筑。现存过厅,二进院正房、东、西配房(西配房“文革”期间毁掉)绣楼、桂月楼、日华楼共计36间,均为硬山式建筑。年公布为长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毛主席纪念馆   位于长葛市长社路街道办事处八七居委会,原名宗寨村,年为纪念毛主席年8月七日视察十周年,在村东建造了五间“凹”字形砖瓦结构的“毛主席纪念馆”以示对毛主席的纪念,年八七村党委、村委会又筹资六十余万元拆除五间“凹”字形红砖瓦结构的老纪念馆,在旧址上新建了占地面积约余平方米的新馆,其建筑为仿清代的硬山五脊六兽,带走廊、屋顶施黄釉琉璃瓦德房屋五间,坐北朝南,东西长19.2米,南北宽7米,走廊宽约1.5米,纪念馆展厅前约15米处建有一座仿清代风格的九龙照壁,自照壁西向南约10米为仿古大门,与纪念馆同时建造的还有纪念馆西侧的汉白玉毛泽东挥手站像。年相继被长葛市、许昌市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2、文庙戟门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第十四初级中学院内(原老城镇初级中学),清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各有4根方石柱,顶饰黄色琉璃瓦,硬山顶,前后墙均属后砌,原属文庙一部分,现其它建筑已毁,仅存此殿。对了解古代科举制度有一定帮助。年被许昌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中共许昌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南寨东街村中心小学院内,共两栋房,一栋房在校门口东侧,坐东朝西,二层楼结构,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小灰瓦盖顶,屋内梁架保存完好,局部瓦件脱落。一栋为瓦房,在校园西南角,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建筑。两栋房均保存完好,原为学校办公用房。该校是中共豫西第一党支部所在地。1925年秋,中共豫陕区委派党员郭安宇(禹县小郭庄人)在该小学建立中共党支部,郭安宇任支部书记。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长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1、徐庄遗址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徐庄村。在村东小洪河北岸一高台地上,最高处较附近地面高3米以上,周围斜坡已被挖成平地,遗址周围已成陡壁,尚余二万多平方米。遗址上基本为农田,由于村民连年起土,周围部分已为平地。   从遗址断壁看揭开农耕层,露出周、秦、汉代文化层,深1.5米左右,再往下是二里头和龙山文化曾1米左右,内含遗物丰富。龙山文化层可见晚期篮纹、方格纹陶片,二里头文化层灰陶大部分饰绳纹,器形有鼎、盆、豆、石质器物,晚期文化有西周的鼎、东周的釜、汉代的盆、瓮等。1984年公布为长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西杨庄遗址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北寨西街北环路南侧,为1-2级台地。北部凹陷,中部隆起。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遗址西有一条南北公路自遗址中穿过,断崖上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陶器残片及汉代砖瓦残片等。1984年公布为长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考叔庙   位于长葛市董村镇吴岗村东土岗上。颖考叔,春秋时郑国人。该祠始建年代不详,金、元、明、清均重修,祠建于20米高的土台上。该碑镌刻于明代万历42年(年),碑上书“郑庄公见母黄泉处”。该碑立于吴岗村东的土岗断崖北侧。该土岗称牛脾山即大隧山,断崖处为大隧涧,传为春秋时郑庄公掘地及泉与其母相见处。原祠毁,现为新建,门前古槐一棵。年公布为长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张湾汉墓   张湾汉墓即张辽墓,位于长葛市董村镇张湾村西,占地面积平方米,冢高约6米,周围散存有汉代遗物、板瓦、瓦当等。后人在墓冢上栽松柏,以示纪念,年公布为长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古化石遗址   位于长葛市坡胡镇翟道村南,年村民打井到7米深处时发现,据打井时从井下取出的标本来看,可能是水生脊椎动物,具有一定的价值。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白乐宫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朝阳村白乐宫自然村,系唐白居易墓,祠所在地,白乐宫由玄帝阁和祠堂构成,玄帝阁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1间,硬山式建筑,小灰瓦铺顶,由于年久失修,西边两间已经坍塌,现镇村及群众已筹集资金对坍塌部分进行了维修;墓冢高5米,周长80米,上有祠堂三间即为白居易祠,祠内供有白居易塑像。据民国长葛县志载“白家村西,有高冢,建祠绘像于上”。年10月,被公布为长葛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旧县衙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衙前街,原为明代建筑,清代至民国曾多次重修,从大门至后街长米,宽米,原存清代建筑大学5间,二堂3间,后堂两个院19间,均为硬山前走廊,四合院格局。因使用多维修少,至今已破烂不堪,已塌大部,仅存建国后50年代的办公房一处和前大门。年10月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8、花牌坊   位于长葛市增福庙乡乔黄村北东西大街上,乾隆二十七年(年)奉旨用青石修建,牌坊原为四柱三间五殿顶式,高约10米,长9米,宽2.6米,是乾隆皇帝为表彰乔大义妻胡氏之节孝事迹敕令修建,上有精美浮雕,有皇帝出行图、文臣武将、侍从人物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南边间柱坍塌于“文革”时期,但仍残留部分牌坊石构件。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四?二惨案纪念碑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桥南村(现改为建设路办事处管辖),现在市区建设路南端,是为纪念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寇侵入长葛,屠杀群众,后人不忘国耻,于年建立。碑高6米,碑座高1.8米,为四棱形青砖水泥结构,碑体正面七个行书大字“四?二惨案纪念碑”。年被长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保存完好,是长葛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黄楝木树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祥符梁村西南,枝繁叶茂,高30余米,树围3.6米,树冠罩地约0.9亩,此树种雌雄异株,此树为雌树,树龄已有余年,为北方平原地区稀有树木。因树种稀有,年代久远,故村民将该树奉为神树,常常对其进行膜拜。年10月,被公布为长葛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台庙遗址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台庙村东,属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厚约1.5—2米,遗址上可见龙山文化陶器残片,陶器以砂质灰黑陶和泥质灰黑陶为主,黑陶、红陶次之,制造方法中轮制法已普通使用,器表纹饰主要是绳纹、篮纹、方格纹等。年10被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2、槐树陈汉墓群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槐树陈村西,发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辖区内汉代墓葬为常见,该村建砖瓦窑取土时发现大量的汉代空心砖与小子母砖墓葬,但墓室早期被盗。年,公布为长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文臣武将、侍从人物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南边间柱坍塌于“文革”时期,但仍残留部分牌坊石构件。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合寨李遗址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合寨李村,在村西南小洪河北岸的一处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四周均为农田,断崖上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罐、钵等陶器残片及汉代的砖瓦残块等。年10月被公布为长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贾庄古文化遗址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贾庄村,占地约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内涵丰富,文化层厚约1.5米左右,包含物有唐三彩器物残片和宋代汝瓷,扒村系列残片。年,曾出土汉代青铜器。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高庙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南席镇高庙村、马台村、候张村。为一南北高岗,北距长南公路2公里,西临一乡村公路,古墓群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积约9平方米,南北稍长,东北略窄,呈不规则长方形。南部稍高,北部稍低,最高处高出周围地面约8米。断壁上可见汉代的砖瓦残块等。年公布为长葛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6、马庄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马庄村东,面积约平方米,墓葬距地表约2至6米之间,汉代形质墓较多,为空心砖子母砖墓,墓形大多为单室,双室少见,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

17、马陵之战遗址

  位于长葛市大周镇老梅庄村北,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65米,面积32平方米。

  据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载》:“东马陵岗,在县北十五里,西去古城岗二里余。起自中牟,过洧入葛。上有孙膑、庞涓庙。”马陵之战是战国时齐国大败魏国的战役,齐国孙膑以“减灶诱敌”之计,在马陵岗设伏,大败魏军。从近来年文物调查的情况来看,先后在马陵岗上发现战国骨头坑多处,尸骨上都有铜镞,当地群众还在岗上挖出有铁釜等到军事用品。年,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马陵岗即“马陵之战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许长蚕桑中学旧址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和平村第三高级中学院内,清光绪三十三年(年)知县潘守廉倡捐创建“许公立蚕桑实业学堂”。是我省最早建立的县级中学,主要建筑共计间,由于年久失修,尚存有第一进院,大门一间,大门两侧各有带走廊硬山小灰瓦房6间,门房两间,左右两个小院,该建筑现存房屋共计72间,为研究我国民国教育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济众桥(和尚桥)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桥南村(现改为建设路办事处管辖)清潩河上,桥长25米,宽6米,高约3米,青石作墩,红石铺桥面,原有栏杆,现已毁。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记载,明嘉靖43年知县蔡绍光创建桥,命为济众桥,明万历十年重修,清顺治18年加以维修,现存桥叫水平桥。建于年,桥北20余米处居民围墙有9通石碑,第1通为“架修和尚桥碑文”,第2通至第7通是捐资碑文,第8通是收支账目,第9通为“经手肥己,天诛地灭”八个大字石碑,落款人为承办人自铭。桥梁保存基本完好,早年有人毁坏栏杆,仅存栏杆遗迹。年被公布为长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凤岗寨(凤凰城)   位于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村南,城池占地面积00平方米,东西宽米,南北长米,城墙仅北面损毁,高处高约4米,低处约有3米,墙体厚1—8米,夯窝直径0.08—0.1米不等。夯土层仍清晰可见,基本上保留了战国晚期和西汉早期的建筑风貌,外有护城河,宽约15米,城内中一古井,直径1.5米,青砖砌成。年公布为长葛市文物保护单位。21、中王庙古建筑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中岳店村,清代建筑,由大殿及附属建筑组成,共计26间。中王庙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硬山式建筑,灰瓦铺顶,殿内梁架保存完好。东、北、西附属建筑共五栋,计23间。年被公布为长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青石带题记莲花座佛像及重修千佛堂碑   位于古桥乡古桥村中,佛像为释迦摩尼佛祖,佛像通体非常完整,通高2.1米,造型为结跏跌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莲花宝座上有明嘉靖43年(公元年)题记分置宝座的左右两侧,佛像南侧20米处立石碑两通,“重修千佛堂记”碑记载了千佛堂营建于明嘉靖二年(公元年),落款年代为明万历元年(公元年)“重金东西陪殿神像碑记”清乾隆三年十月重修。千佛堂以佛像数以千计而得名,据群众讲,佛像被埋在地下,目前仅发现一尊,年被公布为长葛市级文保单位。23、石固山西会馆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北寨西街村南大街西侧,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现仅存会馆主堂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建筑,前有廊。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貌,局部瓦件脱落。年长葛市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石固山西当铺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南寨东街村,清代建筑。现存正房两层五间,坐东朝西,前有廊,硬山式建筑,灰瓦铺顶。北边三间两层转楼因年久失修,现仅存东侧三间。该当铺对研究本地区民俗及建筑均提供了参考资料。年公布为长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石固西街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南寨西街村西环路西70米。墓群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米,面积约3.2万平方米。年曾发现一座汉代墓葬,出土有汉代陶罐、子母砖等。年公布为长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曾大掛住宅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南寨东街,清代建筑,由一进院主房三间、东配房三间、二进院主楼两层六间、西配楼二层六间组成(一进院主房及东配房已毁),均为硬山式建筑,在普查中发现曾大掛宅院东米有另一处宅院,现存主楼两层六间,西配楼两层六间,均为硬山式,由于是同一时期,同一人的宅院,故将其归入曾大掛宅院。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保护单位。27、王孟住宅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南寨东街村,清代建筑,坐南朝北。由门楼及两则三小间、过间、东西耳房三间、过厅三间组成(门楼东侧一间已毁),总占地面积.85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式,小灰瓦铺顶。原为三进院,现存二进院,该民居为中原地区清代时期的传统建筑,对研究本地区民居建筑形式有参考价值。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杨笃生父杨廷翰母梁氏敕命碑   位于长葛市南席镇仝庄村,石碑为青石质地,碑文为楷书,字体刚劲有力、端庄大方,共字。为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年)下诏所立,主要内容为表彰杨笃生之父杨廷翰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母梁氏仪表端庄,品行贤淑,育子有方。现石碑存放于仝庄村中,保存基本完好。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茅岗李庄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南席镇茅岗李庄村,在村西北一高岗地伤,大致呈南北稍长,东西略宽的长方形。5年在此曾发掘过一批汉代墓葬,出土有大量汉代陶器、铜镜等。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谢庄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古桥乡谢庄西土岗上,墓葬距地表1米—8米之间,多为空心砖及子母砖墓,墓形多为单室、双室墓。该墓群90年代曾大规模平整土地,墓群遭受严重毁坏,现已制止并保护,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古槐树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谷庄村添庄。据当地人讲此树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该树目前生长旺盛,枝繁叶茂,只因火灾将该树烧了一个大洞,对槐树的生长带来了不良影响。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古井   位于长葛市董村镇屈庄村黑龙潭小学内南侧。该校原为黑龙王庙旧址,现庙已不存,仅留此井。井口直径4米,深约10米,井周围为砖砌,为不影响学校教学,现井口已封。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柳庄寺遗址   位于长葛市大周镇路庄村东的土岗上,该遗址东西宽16米,南北长85米,面积平方米,在院内及西侧小学内,散落石碑8通,碑均残,最早为清康熙年间所刻,记述该寺为姓朱和姓杜的人建立。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五龙庙大殿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西关村北,始建年代不详,根据殿前石碑记载,大殿在乾隆元年,咸丰八年曾重修,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内四根金柱,梁架采用传统大木作结构,灰瓦硬山建筑,前墙东侧镶有一石碑(重修祖师庙碑记,乾隆元年)殿门前2米处各立一通石碑,(重修五龙庙碑记咸丰八年,另一通不详),殿前西厢房保存完好,东厢房已塌,殿南25米处有四块青石搭建的石桥一座。俗称:“一柏四石二孔桥”。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福音堂   位于长葛市老城镇西关村,建于民国初期,是一座仿西方基督教教堂建筑,坐南向北,面阔三间,进深七间,灰瓦硬山式,北门上一砖匾额书“圣殿”二字。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原貌,梁架稳定,局部构件损毁。基督教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传入长葛。该教堂是我市建造最早和最大的教堂建筑。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李河口古墓群   位于长葛市董村镇李河口村东。7年群众起土时发现,墓群经调查,有汉-清墓葬,时代跨度大,从唐至清均为家族墓地,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是我市目前发现的较大墓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霍树中烈士墓   位于长葛市石象乡双树王村南50米处,墓居霍家祖茔,为土冢。占地约5平方米。霍树中(—年),字信卿,别名信孚,石象乡双树王村人,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年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回长葛从事地下工作,创建中共长葛县地下党小组,年秋在开封被铺,年2月在开封被杀害。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汪直墓   位于长葛市坡胡镇白庄村汪庄东地,墓占地10平方米。汪直在明代历史中,是一个著名的宦官,《明史》有记载。群众俗称该墓为“汪内官墓”。汪直,名广西大腾峡(今桂平)人,瑶族。幼年入宫为宦官,后为帝所宠。成化十三年(公元年)设西厂,兴大狱。该墓对研究明代宦官制度有一定参考价值。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张氏宗祠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朝阳村东,是一处清代祠堂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祠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前有廊,祠堂内有康熙时期赁据碑和张氏族谱碑等10通。大门及仿古围墙为张氏族人集资筹建。大门正上方及西侧有石楹联。该祠堂为研究中原姓氏及张姓迁徒历史具有较高价值。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北寨北街土地庙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北寨北街村,清代硬山式建筑,前有廊,小灰瓦盖顶,内有土地爷塑像一尊。土地庙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场所,该土地庙为研究中原地区民俗提供了参考资料。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钟繇、钟会墓   位于长葛市增福庙乡田庄村(现改为长兴路办事处管辖),钟繇,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杰出的书法家,古人称其“楷书鼻祖,开楷书之先河”。他在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的过程中,帮出了很大的贡献。钟会为其子,是三国名将。钟会墓位于钟繇墓西南侧,占地约90平方米,冢高1.5米,年,旅居台湾的钟氏后裔回长葛寻根谒祖,分别立汉白玉石碑一通,钟会墓南侧15米处有一水塘,当地群众称“钟池”。为加强对钟繇墓、钟会墓的保护和管理,长兴办事处及当地群众投资修建了“钟繇陵苑”,陵苑南北长77米,东西宽64米,面积约0平方米。年,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北寨东街观音寺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北寨东街村,该寺创建于明代,后毁,村民自发将大殿上构件找回重建。现新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大殿内有10根石柱,每根均有明确纪年,为“明嘉靖三十七年”立,记载了捐资人的详细资料,对研究明代民俗有一定参考价值。大殿前立碑2通,1通为“重修观音寺金塑神像碑记”,镌刻于清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一通为“重修火神、三官神像殿宇并戏楼围墙庭房记”,该碑时代待定。另有石狮2尊,造型古朴,雕刻精美。碑座2个,1为龟形碑座,1为莲花形碑座,均完整。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栗庄墓   位于长葛市石固镇栗庄村西北角,北距省道彭花公路1公里,西距长石公路米。现存墓冢呈南北稍长的椭圆形。冢高约4.5米,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由于缺少记载,墓主人身份不详,据当地群众讲,取土时曾出土过青铜剑、五铢钱,初步判定该墓为汉代墓葬。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杨寨火神庙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杨寨村(现改为长社路办事处管辖),坐北朝南,硬山式建筑,面积18平方米,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共有石碑4通,镶于左右山墙下,一通为火神祠买地碑,镌刻于清代乾隆49年3月22日,,一通为重修火神庙碑,镌刻于清代康熙十四年夏;一通为重修火帝真君祠,镌刻于清代乾隆21年夏;一通为重修金粧火帝神像碑记,镌刻于清代乾隆元年夏,四通碑均保存完整。庙保存完好,梁架保存完整,局部瓦件脱落被换。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岳氏忠孝祠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杨中村(现改为长社路办事处管辖),该祠堂坐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屋顶塌陷,梁架腐朽,四周墙体有裂缝。据村民讲,此祠堂修建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曾重修,后因无人管理而损毁,共保留有3通石碑,1通为岳氏受姓图,时代不详。记载了岳氏的来历。1通为岳氏族谱碑,镌刻于清代同治七年,记载了岳飞生平事迹及该族后人迁徒至此繁衍生息事宜,1通为长葛县祖籍碑,镌刻于清代康熙三十六年。该祠堂及碑刻对研究岳飞事迹有较高参考价值。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盛氏宗祠   位于长葛市坡胡镇盛寨村,占地面积.2平方米,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整座建筑由大殿、卷棚、大门三部分组成,殿内有盛氏先祖画像、家谱碑,大殿为硬山式小灰瓦盖顶,卷棚内有两对石楹联,字为正楷,刻工精细,字体优美,盛氏宗祠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盛氏始祖盛国辅,现已传十五代,该祠堂保存完整,对研究中原人文历史有一定价值。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孔氏家祠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山孔村,为孔氏家族祠堂,该为硬山式小灰瓦建筑,祠长8.9米,宽5.8米,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廊,廊前有石柱,柱上刻有石对联,为当地名士刘光荣题写,祠内梁架完整,东间立于石碑3通,正堂有石供桌,上有光绪年间孔氏家族牌位,共9人,其它毁于文革。该词据碑记载,创修于光绪25年,孔氏家祠为山东孔子后人迁移至山孔村子孙所立,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王买关帝庙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王买村,庙院总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现存建筑由大殿,东配殿组成,为清代建筑,大殿坐北朝南,长9.2米,宽5.5米,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小灰瓦盖顶,硬山式建筑,东配殿坐东朝西,长7.1米,宽3.8米,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早年房顶损毁毁,现为新修。在东配殿门口墙体上镶有2通碑刻,一通为“重修碑记”碑,镌刻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七月,另一通为“重修关帝庙顶集费清单”碑,镌刻于清嘉庆七年二月。该庙对研究清代建筑及地方民俗有一定参考价值。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葛天老母洞遗址   位于长葛市后河镇西樊楼村紫荆山东麓,洞口在西山崖上,距地面约6米处,洞口直径约1.5米。据村民讲,此洞传说为葛天氏母亲曾居住。民国十九年县志载:“在陈太邱祠北百余步洪河西涯,未识开自何时,口大如车轮,深不可测”。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封升岗   位于长葛市石象乡丁锁村南,面积约7平方米,岗南北走向,岗上原有封升寨,后村民搬出,岗上据县志记载岗上有一墓叫“古闻人墓”,现已不存在,现存岗高约4米。年被长葛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51.铁佛寺   位于长葛市官亭乡铁炉村,现铁佛寺为新建,寺内保留的多块石碑均为清代石碑。其中一通高1.35米,宽0.5米,厚0.1米,为“创建小洪河石桥记”镌刻于清代嘉庆十四年,碑下部断毁,字体为楷书,记述了修建小洪河石桥的事由。1通为捐资修庙碑,已风化,字迹无法辨认。其余6通石碑均保存完整,风化严重,字迹模糊。该寺创建时代不详,民国十九年县志载:“铁佛寺,在县北十八里,清康熙十五年知县米汉雯重修。”52.增福水塔   位于长葛市增福庙乡增福庙村西,清潩河东岸,水塔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一砖砌的圆形高台上,水塔为圆形,坐西朝东,砖质结构,水泥抹面,塔基直径9米,高2米,塔体直径4米,高10米,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塔门楣上有“增福水塔”楷书字样,塔顶为小灰瓦攒尖式。53、王求礼墓   位于长葛市石象乡冢王村南。二普时发现,墓冢原占地约0米,因上世纪“文革”期间,当地群众曾以破“四旧”为名,起墓冢土,露出砖券墓室,并挖到石门一扇,上雕刻有奔鹿、朱雀图案,墓葬原有一定规模,现墓冢大部分平整为平地,墓冢现上部封土占地约30平方米,高约2米。王求礼(公元?—年),唐代许州长社(今长葛市石象乡冢王村)人。武则天当朝时做左拾遗,后升迁为监察御史。其人性情忠厚正直,为官敢于直言,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该墓为研究历史名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4.秦公庙   位于长葛市和尚桥镇秦公庙村村中,庙院原有山门、过厅、大殿等,现仅存过厅,重建于清乾隆年间,过厅内梁架保存完,长7.6米,宽5.8米。过厅局部瓦件、木雕损毁,院内有碑刻2通,一通为“重修秦公庙碑记”,镌刻于清代乾隆二年,该碑下残,碑文为正楷。另一通虽完整,但风化严重,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碑座2个,1个为龟形,1个为方形,均完整。55、过家住宅   位于长葛市古桥乡苑店村。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院原为二进院,现存共2栋老楼,均为二层楼,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正楼坐北朝南,长8.8米,宽4.8米,东配楼坐东朝西,长8米,宽4.5米,2栋楼均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小灰瓦盖顶,局部瓦件脱落,墙体水蚀,屋内梁架保存完好。56、葛宪柱烈士墓   位于和尚桥镇蒋庄村,在村西北农田里,墓为土冢,周长8米,高约1.5米,墓冢北侧立有石碑。   葛宪柱,山东省蒙山县钟显区(乡)葛家庄人,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安庆部队侦通队武工队员。年春,在一次战斗任务中,在尉氏县韩佐街和国民党保安团遭遇,葛宪柱为掩护战士们撤退时壮烈牺牲。战士们将他的遗体拉回蒋庄,村民把葛宪柱烈士埋葬在村西。年4月,长葛县人民政府为其封墓立碑,以慰英灵。该墓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实物资料。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怎么治
白癫风病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ngmuzx.com/zmyw/6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