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刘寨引黄灌区调蓄工程北园山水效果图
市政防汛演练
民族路改造完成后照片
中原网讯(记者于露通讯员程鹏)中牟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县以“两个率先”为引领,坚持以“完善功能、打造亮点、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改造民生、服务发展”为指导,对县城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提高,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基础,全力推进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一)交通路网体系四通八达。近几年来,共投资40亿元,实施道路工程55个,新建改造道路总里程86千米,新建改建立交桥5座。“主动脉”已经打通。新城区“四横”(滨河路、商都大道、学苑路、迅达路)、“九纵”(新圃街、永福街、清阳街、广惠街、牟州街、宝峰街、寿圣街、文通路、人文路)路网体系已经形成。新建改造铁路立交桥5座,其中文通路、人文路、解放路已建成通车,中兴路、广惠街正在建设,届时,贯穿整个城区的S、解放路、建设路、中兴路、广惠街、文通路、人文路、G等7条南北向交通大动脉将全部打通,将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微循环”得到改善。在建设路网主次干道同时,积极疏通连接主次干道的支路,新建或改造深发路、民族路、西大街、晨光巷等道路,改善了老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二)绿化建设亮点纷呈。一是面积增加。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建设或改造四牟园、牟山公园、潘园、二初中花园等10个公园游园,新建人文路、文通路、解放路等5个道路廊道绿化工程,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绿化率达%,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人均增加绿地面积约4平方米,达到10平方米。二是品质提升。结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构筑多层次、网络型的绿地景观系统,绿化工程邀请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将该区域作为城区生态绿核,服务于整个中心城区。同时在在城市功区域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生态绿心,形成配套完善的公园体系。
(三)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新建改建道路全部实现雨污分流,逐步对雨污管网进行改造建设,目前管网里程达千米;通讯、电力、天然气及自来水等管网同步预埋;连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园区至中心城区的污水主管网已打通;连接中心城区至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的解放路主管网已衔接,中兴路主管网正在建设;城区燃气用户已达8.5万户,集中供热面积达余万平方米,用户达2.6万户;道路路灯覆盖率达95%以上,亮灯率达98%以上;解放路特色商业街区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快特色商业区”,年被评为河南省“一星级产业聚集区”。
城市管理精细化操作,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市政标准作业。按照作业规范,及时修补破损路面,更换人行道板、侧平石,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汛期对城区公里下水道和3.7公里明渠的清淤,加强防汛实战演练,增强防洪救灾能力。环卫全天保洁。实现城区89条、余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全天候保洁,机械化清扫率60%以上,城区余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增加洒水频次,降低道路扬尘。园林精细管护。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加强日常管护技能演练,组织技能大比拼,建立日常考核机制,提升绿化管理水平和质量,为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做好准备工作。
建筑行业监管严禁规范,城市细胞晶莹饱满
按照“理清职责,逐步提升,转变职能,全面监管”的原则,行政审批、质监、安监及竣工备案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从施工图纸审查,施工许可证办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及竣工备案等环节,对建筑工程进行全程监管。加大违法行为的巡查惩罚力度,建立建筑市场行业监管长效机制,提高行业运行水平,丰富城市元素,激发城市生机和活力。
编辑:王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