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A:母子相依,舐犊情深中牟八旬老人43年悉心照料智障儿
4月3日上午,中牟县青年路街道邢庄大队袁庄村81岁的黄兰菊要去中牟县城,老人在4年前患了脑梗,今年又患了动脉血栓,不久前动过手术,行动不便,只能拄着拐杖蹒跚向前挪动,虽说袁庄村距离县城不过几里地,但还是得让大儿子送她去。临走前,黄兰菊嘱咐大儿媳看好二儿子李国勇。李国勇今年43岁,患有智障,村里人都叫他“傻孩儿”。李国勇似乎知道母亲要外出,搂住老娘的脖子,拍拍老娘的后背,嘴里含糊说了俩字“阿妈”,然后乖乖地走到门口东边的胡同口,坐在一块石头上,呆呆地望着母亲走远,一声不吭。“除了俺妈,二弟谁都不认;除了会叫一声阿妈,别的什么都不会说。从生下来到现在,43年了,俺妈一直把他当心肝宝贝养着。”黄兰菊的大儿子李国增说。
记者张朝晖
中牟播报李淑娟文/图
9岁那年,“傻孩儿”学会了叫“阿妈”
4月4日早上,记者来到袁庄村,走进黄兰菊老人和二儿子李国勇相依为命的小院子,两间平房和周围的3层小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进到房间里,看到的却是老人和儿子干净整洁的床铺,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老人满头银发,收拾得干净利索。李国勇的棉衣虽然有些破旧,袖口已经露出了棉花,洗的已经发白,但是干干净净。记者进屋时,黄兰菊老人正在教李国勇穿秋裤,原来李国勇把秋裤穿反了。黄兰菊老人一边帮李国勇穿,一边嘴里不住地哄着:“看,这样子穿,脚抬起来,腿伸直,嗯,裤腰提起来,哎,这就对了。”看见记者进屋,李国勇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脸朝着老妈,眼睛直直看着,右手从后面轻轻拍着老妈的背,嘴里含糊说着“阿妈”,模样和语气分明和母亲哄他如出一辙。
看到桌子上放着几个水果糖,记者剥了一颗递给李国勇,李国勇看了记者一眼,然后把糖果送到老妈嘴边,“阿妈”依然含糊说着。
李国勇9岁时,才会象征性地叫声“阿妈”,这足以让黄兰菊激动不已,逢人就说:“俺孩子不傻,俺孩子都会叫妈了!”
43年,老妈就是“傻孩儿”的保护神
34年前,李国勇9岁那年,其父离开了他们。从此这个家,里里外外就由黄兰菊一人承担,“当时俺妈一人拉扯我们姐弟4人,种了4亩多地,住的是土房子,大风天漏风,大雨天漏水,缺吃少穿,家里穷得连一个月几块钱的电费都交不上,我们姊妹4个都要上学,母亲还要照顾‘傻孩儿’,一个女人带着4个孩子,现在想起来,真不知道俺妈是怎样熬过来的。”
在长子李国增的回忆里,母亲对傻弟弟的关爱超过了姊妹中的任何一个。老人从来不叫弟弟“傻孩儿”,称呼弟弟“国勇”,无论别人怎么称呼,老人都叫他的傻儿子“国勇”,走到哪里让傻儿子跟到哪里,走亲戚,上街都要带着儿子,生怕她不在跟前其他人欺负他的儿子。
老人一生爱干净,早上起来先把房前屋后扫个遍,李国勇生活不能自理,尿尿不知道提裤子,拉屎不会擦屁股,都是老人帮他做,有一次,傻子没有提裤子就从厕所里出来,大哥李国增轻轻地拍了李国勇一巴掌。碰巧被黄兰菊看见,老人当时眼泪就流出来了,说:“你弟弟他是个傻子,你当大哥的怎么和他一般见识啊!”
每逢周末放学,不少孩子从黄兰菊家门口经过,看见李国勇,觉得好玩儿,这个摸他一下,那个弹他一下,老人都会感到很开心,但是她也担心有的孩子会玩过火,所以就在旁边看着。
“傻孩儿”丢了,老妈疯找了5天
年秋,李国增的大女儿出生,家里比较忙,黄兰菊出去办点事,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的李国勇出门找妈妈,到了晚上也没见回家。亲戚朋友们找了一天找不着,不知谁私下说反正是个傻孩子,实在找不到也就算了,给老人减轻了负担,以后再也不用跟着他受罪了。黄兰菊不依不饶,不吃不喝,挨着村子一家一户地问,第五天黄昏,终于在距离袁庄村15里地的仓寨村找到了李国勇,当时李国勇浑身脏兮兮的不像个人样,差不多都快饿死了。黄兰菊抱着儿子号啕大哭,李国勇也是“阿妈阿妈”地叫着,眼泪哗哗。从那以后,黄兰菊更加悉心地照料李国勇,家门口街坊唱戏,演电影,她都不去,说不爱看,其实是担心自己的傻儿子。本来老人应该有幸福的晚年,儿子女儿都孝顺,轮流照顾老人,但是老人说:“我去你们家里都要带着国勇,去了给你们添麻烦,我哪里都不去。”
自从老人得了脑梗之后,行动不便,孩子们轮流送饭照顾她和“傻孩儿”,每次做饭她都叮嘱孩子们:“国勇没有牙了,你们做饭要煮的狠一些,生了他咬不动。”今年59岁的邻居曲大妈说:“老人受了一辈子的苦,全部心血都花在了‘傻孩儿’身上,到现在自己行动不便还给儿子擦屎擦尿,洗手洗脸,自己给儿子剪胡子、剪头发,就像照顾怀里抱着的婴儿一样,真不容易啊!”
“每次看到她照料国勇的情景,总忍不住掉泪,全村当娘的,没有一个不佩服她。”邢庄村党支部书记冉允志说。
做梦都想治好“傻孩儿”的病
逢年过节,亲戚们不时的送些自己家里种的青菜和水果,黄兰菊总是让李国勇先吃;做好饭第一碗还是端给李国勇,生怕这个儿子吃不饱。冬天天冷,孩子们给老人买的电暖扇,每次来看老人时,总是看见电暖扇照着李国勇,黄兰菊自己行动不便,轮椅也总是让他的儿子做,自己坐在凳子上,让其他几个孩子心理不平衡。从小到大,她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她的“傻孩儿”身上,其他3个孩子都没有这个付出的多。
黄兰菊自从得了动脉血栓后,孩子们四处求医,想把母亲的病治好,每次去看病,她都要带上自己的“傻孩儿”,并且说,你们要不带他我就不去看病,带着儿子去看医生、专家,每到一处都要再次询问孩子的唐氏综合征,尽管医生已经多次告诉她,这个病是先天性的,是无法医治的,但是老人还是怀着希望,希望孩子能好起来,告诉其他孩子:“你们把他的病看好吧,看好了我百年以后才可以安息,才不会给你们添麻烦。”
新闻B:郑州道路建设多点开花
郑州市三环路快速化工程
全长44公里,工程分四个方向,即郑州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和中州大道合围。规划采用“高架+地面”的交通组织形式,其中高架桥总长26.9公里,设计双向6车道。其中地面交通时速50公里,高架时速80公里。
农业路(雄鹰东路—金源东街段)快速通道
西三环雄鹰东路至中州大道东金源东街,全长约12.9公里,红线宽53~73米,高架主线双向6车道、地面双向8车道,沿线31条上下桥匝道、3座互通立交。项目总投资.4亿元。
北三环东延线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
项目采用双喇叭互通式立交方案,北三环东延线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匝道米,改建京港澳高速公路米,桥梁米/6座。项目总投资7.6亿元。
G郑州市西南段改建工程
起点位于中牟县祥云寺村西南与郑州市管城区交界处,终点为荥阳市与巩义市交界处,路线全长51.公里,其中改造利用新郑市龙湖镇祥云路3.公里,实际建设里程47.公里,路基全宽33.5米。项目总投资27.5亿元。
G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
起点位于中牟县郑庵镇前杨村南,北接G郑州境东移改建工程一期终点,终点位于郑州市与开封市交界处。路线全长22.16公里,路基宽度33.5米,设计速度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12.8亿元。
郑东新区轻轨一期工程
包括如意线和龙湖线,线路总长约31公里,均为高架线,全线设车站38座。项目总投资亿元。
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北部通道工程
工程穿越龙湖,连接到龙湖金融中心中环路与龙湖内环路,两条通道呈倒八字形布置,设计为双向四车道,总长约2.3公里。项目总投资10.2亿元。
郑东新区龙湖、龙子湖水系综合管理开发项目
龙湖及龙子湖水系(含湖面、河道、护岸和进出口闸)管理、维护及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42.9亿元。
郑东新区CBD副中心区岛外公共停车场及换乘中心工程
总占地面积约17.7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公交场站、绿化、驻车场、公交服务用房、候车场、地下车库等。项目总投资36.6亿元。
郑东新区CBD3号公共停车场工程
公交场站、绿化、公交服务用房、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等。项目总投资5.2亿元。
南三环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北起惠济区体育中心,南止于经开区金光南路,市中心城区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它联系中心城区的北部片区、老城区、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贯穿城市东西走向发展主轴,与轨道交通1号线共同承担支撑起城市东西向空间拓展和功能布局的任务,满足东西向客流走廊的交通需求。该线路起于新柳路站,止于航海东路站(含),全长25.2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1座。
郑州市陇海路快速公交
主线全长约20公里,共设车站28座。引入10条快速公交支线,支线路总长度.8公里。穿越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郑东新区,是郑州市东西向交通大动脉。初步估计,陇海路主线平均运营速度为每小时20~25公里,支线平均运营速度为每小时16~20公里,配车数量为辆双开门低地板公交车。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