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
终审结果公布
石牌中心小学校的桂寅麒
荣获个人项目(京昆组)“小梅花”称号
巴城中心小学校的昆剧《牡丹亭·惊梦》
荣获“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创办于年,每年举办一届,到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活动参与对象为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旨在培养广大少年儿童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活动内容包括:京剧及昆曲演唱、地方戏曲演唱、戏曲技能表演、戏歌演唱、民乐演奏、集体节目表演(折子戏片段,戏歌、新编少儿戏曲剧目或戏曲课本剧)等。
桂寅麒《乾元山》
报送学校:石牌中心小学校
指导老师:成国罗、钟晓帅
桂寅麒饰演哪吒的剧目《乾元山》讲述的是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吒,曾拜太乙真人为师,道号灵珠。一日,哪吒见天气晴和,去至郊外试演的所见所感。《乾元山》(桂寅麒饰演哪吒)在年小戏迷——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之“幽兰雅韵”少儿昆曲大赛获银奖;在“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昆山选拔赛”中获一等奖;在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荣获京昆组“金花”称号;年6月应邀参加北京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活动。
昆剧《牡丹亭?惊梦》
报送学校:巴城中心小学校
指导老师:顾卫英、沈钰委、夏咸玲
《牡丹亭·惊梦》中的是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柳梦梅在梦中初见便坠入爱河,在湖山石畔私定终身的特殊情景,此情此景在众多花神簇拥下,促成了一段美好姻缘。本段表演由三个大花神、十二小花神用且歌且舞的方式表达出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缠绵之情,此段表演特色唱词馥郁,舞蹈优美且有意境。
近年来,巴城重视
少儿昆曲艺术普及、启蒙非遗传承
石牌中心小学校
石牌中心小学校小梅花戏曲社团的前身是于年初创办的石牌中心小学校艺术训练班,后更名为“小梅花戏曲艺术团”,现有团员80余名。社团登上过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截至年8月,小梅花戏曲团有20位学员获得“金花奖”;34位学员被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戏曲学校录取。学校获得了“中国戏曲小梅花昆山培训基地”“江苏省特色文化团队”“江苏省少先队文化特色项目”“苏州市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巴城中心小学校
年9月巴城中心小学校开设了“巴小昆曲艺术社团”,特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顾卫英老师及现巴城老街“一旦有戏”工作室团队进行专业辅导。
社团集体节目《牡丹亭·惊梦》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昆山选拔赛暨首届昆山少儿戏曲优秀节目展演活动中荣获集体节目一等奖,参与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之“幽兰雅韵少儿昆曲大赛”颁奖演出、第五届“巴城杯”长三角民歌邀请赛演出等活动。谢芸熙《拾画颜子乐》在小戏迷——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之“幽兰雅韵少儿昆曲大赛”中获铜奖,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昆山选拔赛二等奖,应邀参加第十四届“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昆曲专场活动。
信义小学
信义小学依托俞玖林工作室编排昆曲(广播)操,把昆曲与广播操结合,提升少儿对昆曲的兴趣。师生共做昆曲广播操,举手投足间,尽显中华非遗之美,昆曲优雅之韵。
接下来,巴城将进一步加强小昆班建设
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对昆曲的了解和热爱
为保护和弘扬昆曲艺术、挖掘和储备戏曲人才
推动昆曲薪火相传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石牌中心小学校巴城中心小学校信义小学
编辑:邹琴
审核:吴旻毛杏英陆宝根许蕴霞
点赞+在看
马上分享小伙伴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