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的由来:
夏商时代有一个由氏族转化而来的小诸侯国氾国,都城在中牟县南。周武王灭商以后,大分封地,将一位姬姓公子封于氾,称伯,而把原国的族众迁于汝水中游即今襄城县一带居住,仍称氾。
在南氾境域内有一条小河,发源于北部岗地(即今襄城县王洛镇周围的八士岗、风阳岗、王洛岗),迤逦东南入汝水,依国名称氾水。进入春秋,郑国向南拓疆灭掉了这个非姬姓的氾国,建起氾邑。公元前年,郑侯与周王室发生矛盾,郑文公囚禁了王室使臣伯服,周襄王令大夫颓叔、桃子导引狄族军队进攻郑国,答应事成立狄女隗氏为后。狄人受鼓舞,攻入郑国别都栎,取得胜利。
襄王立隗氏为后不久,发现隗氏与叔带(襄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关系暖昧,一怒之下就把隗氏废掉了。秋天,颓叔、桃子害怕狄人迁怒于己,就与叔带勾结起来,煸动狄师伐周,攻入京都洛阳。周襄王仓惶出逃,避难于郑国氾邑。冬天,郑文公带着孔将、石甲父、侯宜多三位大夫按照周朝礼制,到氾邑问候周襄王及其从属官员,检视供天子起居的设施和使用的器具,为周襄王修建了行宫。
周襄王在氾邑居住到次年夏四月,在晋军的帮助下重返洛阳王城。公元前年,楚晋争霸,因郑国附从晋国,楚国令尹公子婴齐率师伐郑,陈兵氾邑。与晋国同盟的诸侯纷纷出兵救郑。郑国大夫共仲、侯羽率军包围楚师,俘虏楚将郧公钟仪献于晋侯。公元前年,楚之盟国许国受到郑国的威胁,许灵侯入楚请求伐郑。冬十月,楚康王率师讨伐郑国。
十二月,楚军深入郑国腹地,至郑国都城下,攻击城门,俘获九人,因郑都防守严密,楚军回师,从氾邑渡汝水而返。公元前年,楚灵王将汝水以北、栎以南的郑国领土纳入楚国版图,氾邑紧临汝水,进退不便,而在氾邑城池西北里许筑新城,以周襄王曾居于此,而定名襄城。此后氾邑故城就逐渐废弃了。
在襄城南郭外东南隅,有一处方圆千余米的高台地,就是氾邑故城。因周襄王曾避难居此,所以也叫周襄王故城,或简称襄王城。宋代大诗人梅尧臣知襄城,时常登临览古,留下《夏日晚霁登周襄王故城》和《新霁登周王城》两首诗。
后人在周襄王避难所居行宫故基上建周襄王祠一座。明高叔嗣《襄城县城东即事》有“春晴汝岸曲,夜雨襄祠东”的诗句。周襄王祠东有高台,称楚阳台。《说苑》载:“襄城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带玉剑,履缟舄,立于汝水之上。大夫拥钟悬锤,执桴号令,呼谁渡王者于是也。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遂造托而拜谒,起立曰:‘臣愿把君之手,其可乎?’”楚阳台为楚大夫庄辛会襄城君之所。清诗人王士祯渡汝水,戏作《襄城君曲》:“玉剑翡翠衣,影照清川口,不愿楚执,愿得执君手。”周襄王祠、楚阳台今已不存,整个邑故城已盖满民居。
金襄县的传说:
巍巍伏牛山脉,自西而东绵延八百余里,至襄城县城南终止的突起峰峦,酷似伏卧着的牛首,故名“首山”。相传,这座山原是金牛星奉西王母法旨,驾祥云去蓬莱邀群仙赴蟠桃会,不料行至襄境金鸡报晓,惊落尘埃,蹄陷沼泽。急忙起身躯,奋力拔蹄,迸发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几经挣扎,却愈陷愈深,霞光瑞气渐散,遂沉没地下化为石山。
襄城县自从有了这座金牛山,老百姓丰衣足食,若逢荒年歉收,只要到山中求告金牛,就能从山洞里拣回一盘金豆来;山谷长出烟草,烤出金灿灿的烟叶,又称一宝,从此,“金襄县”的名字,便远近传闻,妇孺皆知了。那时候,汝河南岸有个财主,田地千顷,庐舍百楹,为富一方,因他贪婪成性,欺压乡邻,绰号“二老天”。他闻知山中有宝,便妄想掠为己有,称富天下。
从此,无日不到山间转游查找。年复一年,历经数载毫无所获。唯于峰下见一石碣,刻着四句偈语:“三河同汇阳台,五人挎金史册,日正匕穿扉启,只待风水人来。”他左思右想,总不解其意,弄得神魂颠倒,终日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甚是烦恼。一日,听说来一“风水”先生,深明勘舆,善解隐语,立即派人邀至家中,盛宴款待。但此人也是利欲熏心之辈,况久游江湖,老于世故,为人十分诡诈,一被邀请即知其意。
两人相见,十分亲热,但各怀鬼胎,隐而不露。美酒佳肴,一连吃了数日,每天谈天说地,但对如何进山取宝,却只字不提。急于求宝的“二老天”,再也无法忍耐,只好明言求告:“先生,实不相瞒,此山藏宝已有偈语暗示,某不能解,如蒙赐教,当重金酬谢。”老谋深算的风水先生,见其不明讲酬码,便说:“解语则不难,开山却不易!”他这卖弄关子的两句话,“二老天”自然会意,双方立即讨价还价进行协商。最后决定各尽其力,获宝平分。
商妥后,风水先生遂解释偈语道:“第一句,是说宝藏山洞,地点在朝阳峰;第二、三句,指明洞中有钥匙可启洞门;这第四句嘛——”,他傲慢地乜斜“二老天”一眼,一字一顿地说:“只待风水人来,就是等某来取了。”暗示天意注定,取宝非他不可。“二老天”狡黠地笑了笑说:“望共谋此事。”次日,“二老天”和风水先生率百余名石匠,来到首山朝阳峰下劈山找洞。众人在两人鞭笞严逼下,昼夜不停地干了月余,石洞挖出了,石门却推之不却,撬之不开。正在犯愁间,忽见洞顶光芒四射,叮当有声,举目望去原是一把金钥匙。
风水先生惊喜若狂,捷步去抢,“二老天”在后面捡起一片石块,猛向风水先生头部砸去,倾刻脑浆进裂,一命呜呼。“二老天”洋洋得意地抓起钥匙,开了石门,只见洞内金光闪烁,堆满珠宝,还有一头金牛拉着金碾,粒粒金豆从碾盘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一时,众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尚未定下神来,就被贪心不足的“二老天”统统推出洞外。“二老天”双手拾宝还感不足,便想把金牛、金碾搬到自己家中,让它没完没了地为自己碾出金豆来。他刚牵住金牛一离碾,突然金牛倒地,金碾坍塌,一声巨响震闭了石门。这个贪婪的老财迷,被堵在洞内,再也没有出来。石洞也被震碎的石块掩没,一丝痕迹亦未留下。
星移斗转,人间沧桑,不知过了多少世纪,故事还在流传,山中金豆却再未发现。后人渐渐醒悟,首山之中金牛、金碾实无,丰富矿藏确有,只待勤劳的人们运用科学这把钥匙,去奋力开发,襄城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襄县”。
很多年过去了,历史成为了传说,传说成为了神话。
在襄城大地上,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传说在流传,比如孔子在襄城、曹操屯田始于襄城传说、曹操割发代首传说、神弓助曹操练兵传说、海瑞襄城请辛公传说、李自成襄城大战传说等等。你来我便讲给你听.......
文章来源:阳仔蜂蜜(yz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