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即安,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的小农经济意识开始出现了种植户开始不一心了,看谁比谁能吧,老怕别人的草莓长得好超过自己,互相压价、滥用农药的结果是草莓价格猛跌、大棚减产过半回忆起那段时光,李峰至今还心有余悸,“种植户之间交流没了,关系疏远了,技术壁垒形成了,同行成了冤家对头,严重影响了草莓产业发展,最原始的‘挎篮叫卖’又出现了”
头一个年头下来,李峰的一分地草莓卖1000多元,是种小麦的10倍,大蒜的5倍,辣椒的3倍,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ldquo中牟县信息网;草莓大王”成功后的李峰并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们,“一人富不算富,我要让大家共同富裕奔小康”,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将大棚草莓的技术传授给庄户,全村建成了18个草莓大棚
合作社里建的党支部就像一个能量场,源源不断向外辐射传播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的凝聚、释放,又为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密切了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联系,营造了西春岗村乃至姚家镇周边区域风清气顺的发展环境
位于中牟县姚家乡的西春岗村,拥有586户2600多人,耕地5270亩村民以前经营着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捉襟见肘,人均纯收入不到1万元;种植大棚草莓后,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帮扶服务中牟县同致富走访中听说低保户郑全河家中困难,李峰就与该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投入2万元帮他盖了草莓大棚,还从技术上提供帮助,去年一年收入近3万元今年,他又出资2万元,帮他建起了新房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16名党员都找到了帮扶在西春岗村,村民把党员当亲人,不论大事小事都喜欢找党员商量“群众心中有杆秤,掂一掂,自然就知道你了”李峰说
中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段长海说,“合作社里建支部”的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由原来的“县-乡-村-组-户”,一级管一级的传统地域管理模式,转变为“县-乡-合作社-合作组-户”主动结合模式在这种组织模式郑州市中牟县新闻中,草莓经济成为乡和户的纽带,使有共同愿望、共同需求、共同利益的党员自发地组织到一起,大大激发了农村党员群众参与发展社会经济的内动力同时,结合党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资金帮扶、销售服务等措施,增强了群众对党员、党组织的依赖性和信任度,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有党组织“唱主角”、当“火车头”,合作社发展就驶入了快车道,不仅带富了村民,也使西春岗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前的西春岗村脏乱差,在全镇排名倒数,如今西春岗村生活富裕,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骂大街的也不见了,大伙儿都忙着种草莓、搞推介、谋发展“感觉到如今的社会风气是越中牟县房产信息网来越好了”西春岗村的一位老党员说
村里有了合作社,令乡亲们耳目一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销售产品“草莓是个紧俏水果,你要是有精美的礼品包装,中秋、春节就不愁卖”老客户的建议提醒了李峰,他骑车来到郑州大学附近,请设计师给“春峰”牌草莓设计了精美的包装礼盒不仅有包装、还要懂宣传,李峰紧跟市场走向,购置电脑开设了草莓销售网站,开拓网络销售市场这下,推广成本降低了,销售瓶颈打破了,恶性竞争避免了,丰产高产实现了,山东、辽宁、北京、天津等地的客商通过网络争相订购,一时间中牟草莓声名鹊起
合作社领着农户中牟县政府采购中心共同富裕
李峰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是个肯动脑、善于钻研的人上世纪80年代末,他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县农业局办的农业广播学校,3年的刻苦学习使他掌握了作物栽培、育种等方面的知识出外打拼几年,眷恋家乡的李峰,选择了返乡,决心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搞出一番名堂来
“通过‘双联双带’模式,也就是党员组长带非党员组长、党员带农户,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已发展社员367户,种植面积达1800余亩,亩均收入近3万元,是合作社成立之前的2倍”李峰颇有感触地说,没有党支部就没有合作社这么快的发展,“党支部+合作社”组织模式的链条拉长是这个组织设置的创新,带来的是1+1>2的倍增效应
眼看草莓卖得中牟县红火,邻村农民也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在李峰的带领下,姚家、韩寺、大孟、郑庵等乡镇发展草莓一万多亩,小草莓让农户的日子越过越好
努力改变生产条件2010—2013年,合作社共为社员争取新建了由政府补助的1598座钢构大棚,扩大春峰合作社发展规模,提高了设施农业抗风险能力,到目前为止合作社争取到各项惠农资金1000多万元,草莓生产设施得到有力的提升
积极拓宽草莓销售渠道长期在网站上介绍情况,发布产品信息;多次参加
“草莓收获期比较长,头年8月在大棚种植,10月后摘果,生产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5月”李峰并不知道,草莓的漫长种植周期,促使他的身份,已经从一个农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嬗变为一个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者
郑州向东约20公郑州市中牟县邮编里,就进了中牟县城待看到“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指示牌,就来到了河南最大的草莓种植村——西春岗村
郑州农业博览会、中国天津商品交易会等草莓推荐活动,并在农业博览会上获产品银奖;积极与周围城市旅行社、驴友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采摘活动;走出去通过市场大力招商,目前合作社的草莓远销至山西、河北、天津、甘肃等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
小草莓成就的甜蜜事业
党支部带来了倍增效应
合作社党建的中心任务,就是使党建工作与合作社的经营发展深度融合“以前农民‘单枪匹马找市场’;有了合作社,农户抱团闯市场;设立党支部,就给合作社装上了火车头,动力足、中牟县政府招标网跑得快,农户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李峰说
李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办法逐渐在他脑中酝酿、成形,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联合经营之路势在必行2006年,在郑州市、中牟县农业局帮助下,在姚家乡党委、乡政府支持下,李峰牵头发起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春峰”牌商标“我当理事长不为当官,为的就是把咱西春岗村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上,李峰对着各级领导和全体社员的面发誓
清晨时分,被当地群众称为“草莓大王”的李峰正忙着分拣草莓装箱从最原始的“挎篮叫卖”中牟县九龙镇地图到标准化种植的“订单生产”,李峰发起成立的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
农村党员从业多样、流动性强,传统的按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设置的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已不适应新要求
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后,除了党支部的核心层外,一般党员的组织关系仍保留在村里,在外,参加合作社的组织生活;在家,参加村支部的活动合作社党支部与村党组织各司其职:合作社党支部负责产品销售、资金核算、原料供应,村党组织负责草莓农户的帮收帮种、担保贷款、政策扶持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田头的摸爬滚打和外出的学习打拼,使李峰悟出了一个道理:用科学种植草莓,才能结出甜蜜的果实为种出优质草莓,中牟县他根据自己田里的土质,选择“丰香”和“甜查理”优良品种作为当家品种;其次将省农大、省农科院、中科院郑州果树所的教授请到大棚里来,到棚里作现场指导;再则请来养蜂专业户,让蜜蜂在大棚内为草莓采花授粉,既生态环保,又提升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掌控好这些关键种植技术,大棚内出产的草莓不仅个大、色艳,而且味甜、水分足;“甜查理”草莓则果香浓郁,沁人心脾,成为鲜食草莓的上佳品种
“合作社里建支部、党员带着群众富、边学习边生产、群众个个乐翻天”,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牟县打破按区域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郑州市中牟县郑庵镇传统模式,以“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推广试点,在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建立党的组织,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原来没事喷闲空,现在也只顾忙了,见面的时候都说草莓咋发展啦!”社员李书修说
党建与富民的相融互动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红了草莓、甜了民心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中牟县以“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试点,推广“合作社里建支部”的组织模式,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中牟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积极打造草莓品牌以中牟县卫生信息网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向品牌要效益2006年4月,“春峰”牌草莓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2007年10月,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12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这是河南省首家拿到草莓绿色食品证书的合作社
积极引进草莓新品种目前,合作社主栽品种有甜查理、丰香、雪莓、章姬等优良品种,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提高了产量,改善了质量,得到了好评,提高了美誉度